在歷史上,旱災的爆發(fā)極其可怕,直接導致糧食顆粒無收、牲畜死亡,餓殍遍地。 可以說,干旱能讓人類文明毀于一旦。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提升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性。在歷史上,旱災的爆發(fā)極其可怕,直接導致糧食顆粒無收、牲畜死亡,餓殍遍地。
關于瑪雅文明的消亡,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干旱說,干旱讓人類文明毀于一旦。
1946年二戰(zhàn)結束后的印度,因為連續(xù)兩年的大旱又一次出現了饑荒,在印度饑荒發(fā)生的同時,中國的南方也同樣發(fā)生了大面積的饑荒。
非洲的薩赫勒地區(qū),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差不多結束,前后長達20年之久。特別是1972?1975年、1982 ~ 1983年的干旱程度最為嚴重,有34個國家遭受嚴重旱災,其中24個國家發(fā)生了饑荒,1億多人口忍受饑餓的威脅,被聯合國稱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類災難”。由于缺水,很多地方的牲畜大量死亡,埃塞俄比亞的牲畜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就損失了 90%以上;由于缺水,廣袤的土地上常常糧食顆粒無收。此外,干旱還導致火災頻發(fā),大片大片的樹林和咖啡、可可種植園毀于一旦。干旱一直是非洲的夢魘,非洲人民一直在與旱災進行著殊死較量。
干旱
中國旱災頻繁,旱災記載見于歷代史書、地方志、宮廷檔案、碑文、刻記以及其它文物史料中。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旱災記載是在3800多年前,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謂“伊洛竭而夏亡”。
明崇禎年間,華北、西北從1627年到1640年發(fā)生了連續(xù)14年的大范圍干旱,以致呈現出“赤地千里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慘景象。這次特大旱災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在清代頻繁的旱災中,最大、最具毀滅性的一次,要數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xù)了整整四年,受到旱災及饑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饑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干萬人左右;災民“逃亡餓死者不計其數”。當年清朝官員提起這場旱災,稱其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末見之慘凄,未聞之悲痛”。
干旱
電影《1942》便源于此,1942年7月開始到1943年春,河南發(fā)生旱災,根據現有的材料顯示,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災情嚴重的有39個縣,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據詳細的統計,在河南1200萬受災人口中,大約150萬人死于饑餓和饑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而大多數關于河南饑荒的中英文敘述都認為,饑荒導致大約300萬人死亡。
縱觀歷史,干旱帶給了人類無窮的災難,在生存食物被毀滅的同時,道德和文明也都不復存在,人吃人的慘劇釀造了最極端的“惡”。古代尚沒有力量去對抗自然帶來的災禍,但是在現代,有力氣有方法去做改善,各國共同努力,共同對抗。
來源:互動百科
作者:佚名
轉載:玫瑰留香
聲明:本個人賬號旨在傳播知識,無商業(yè)目的,如原作者不希望公益分享,請告知,我將立即撤下。
聯系方式:505294583@qq.com 。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