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植物保護沒有真空期,社區(qū)居民的生命財產保護永遠在進行中。清晰、及時、準確、快速,有效地防范當?shù)厝伺c野生動物的遭遇和沖突,是巡護員們的工作重點之一。
本期巡護員之聲,來自祁連山國家公園張掖分局的雪豹巡護員阿誠,跟我們分享了一次驚心動魄的“驅熊記”。
阿誠
巡護員簡介|PROFILE
1980年出生于祁連山北邊的祁豐藏族鄉(xiāng)。
家里三代人都生活在祁連山的草原上,以放牧為生。2001年,退伍歸來的阿誠回到家鄉(xiāng),接過家族放牧的責任。放牧途中,他常常需要攀爬陡峭的山壁,去解救被困的羊群。一次次生死考驗,讓阿誠練就了驚人的攀爬技巧,這也為他日后成為巡護員打下扎實的基礎。
2011年,阿誠的身份由牧民轉變?yōu)橐幻┍沧o員,他笑稱巡護員們是雪豹“鏟屎官”。
2024年11月25日清晨,祁豐自然保護站接到了一個緊急報告:甘壩口村的監(jiān)控拍到了棕熊的身影。這位夜行的不速之客,在前一晚悄然潛入農家的后院,巡視四周后便不客氣地享用了村民儲存的玉米碴子和未采摘的蘋果,直到天色微亮才悄然離去。
驚魂未定的村民匆忙趕到祁豐自然保護站求助,害怕這頭棕熊會再度造訪。
這次入戶沒有留下記錄,但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張影像中,感受到棕熊夜晚出沒的恐怖破壞力。
牧民臨時房屋遭棕熊破壞
? 祁連山國家公園酒泉分局巡護員色擁軍“
接到報告后,保護站立即組織了一支經驗豐富的調查小隊,迅速前往甘壩口村勘察現(xiàn)場。
根據遺留的足跡和糞便,工作人員判斷出這是一只西藏棕熊,而且很可能是一只年邁的老熊,由于食物短缺,它未能儲備足夠的能量進入冬眠,不得不冒險下山覓食,誤闖人類聚居地。
?阿誠
西藏棕熊(學名:Ursus arctos pruinosus),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雖屬熊科但它又是雜食動物,為祁連山大型猛獸,在人類接近其領地或食物短缺時,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和危險性。
成年棕熊體重可達200公斤,掌力可以達到驚人的500公斤甚至更多,這種力量不僅體現(xiàn)在其掌擊的重量上,還體現(xiàn)在爪子的鋒利度和體重優(yōu)勢上。西藏棕熊的爪子比某些老虎的更長,手掌力量也很強,一掌下去可能會導致樹干斷裂。
棕熊坐在沙灘上,爪子放在胸前 ? Don Getty
甘壩口村民回憶稱,熊在她們家儲物房附近呆了差不多一整晚,看家護院的藏獒可能被熊的氣勢嚇怕了,躲在山上直到天亮才回到主人身邊。
考慮到棕熊可能再次入村,威脅到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祁豐自然保護站與甘壩口村委會迅速商議,組織了一支21人的驅熊隊伍。
這支隊伍由當?shù)匮沧o員和村民組成,其中便有來自祁連山、處理人獸沖突經驗豐富的雪豹巡護員——阿誠。
隊伍整備后,“獸跡偵探”們迅速沿著棕熊昨夜離開的痕跡追蹤前進。然而,僅僅20分鐘,由于持續(xù)的降雪,厚厚的積雪導致車輛無法繼續(xù)行駛,隊員們只能踏著厚達30厘米的積雪,小心翼翼地在寒風中徒步前行。
雪中徒步搜索 ? 阿誠
搜索進行了僅10分鐘,就有隊員驚呼:“大家快過來,我看到熊了!”
隊員們迅速聚攏,屏息凝神地望過去。在20米開外的山腳,河道拐彎處,一塊巨石下方,一頭棕熊正蜷縮著小憩。阿誠目測這只熊大概有1.5-1.8米的體長,它厚實的棕色毛發(fā),隨著身體的起伏,在陽光下清晰可見。
被發(fā)現(xiàn)的棕熊 ? 阿誠
所有人神經緊繃,迅速調整戰(zhàn)術,準備實施驅趕。經驗豐富的巡護員們點燃了驅趕野生動物的爆竹,爆竹驟然炸響,沉睡的棕熊瞬間驚醒。
棕熊被突如其來的巨響嚇到了,猛地站起,發(fā)出一聲嘶吼,隨后竟直接朝隊伍方向沖來!
企圖反撲的棕熊 ? 阿誠
面對棕熊突如其來的劇烈反應,部分新手隊員明顯慌了神,手足無措,驚慌后退。千鈞一發(fā)之際,膽大的老隊員們冷靜喊道:“不要散開,站在一起!”
這聲喊叫猶如定心丸,讓所有人瞬間回過神來。大家穩(wěn)住腳步,揮舞著手中的防身工具,大聲叫喊以震懾棕熊。
棕熊顯然感受到了人類的氣勢,調轉方向,沿著河道向上游撤離。這正如巡護員們所愿——他們的目標只是將棕熊趕回大山。
在接下來的驅趕過程中,隊伍與棕熊在山坡上、羊圈內、河道口數(shù)次對峙,但每一次都毫不退縮,最終齊心協(xié)力,將它“護送”回了深山。
當棕熊的身影徹底消失在森林深處,所有人才長舒一口氣。這不僅是一場緊張刺激的人獸對峙,更是一堂生動的自然保護課。
面對闖入村莊的棕熊,雪豹巡護員和村民們沒有選擇武力,而是用更理性的方式,將它安全送回山林,避免了可能的人獸沖突。這背后,是對自然的敬畏,也是對生態(tài)平衡的深刻理解。
棕熊夜闖村莊,表面上是一次偶然事件,實際上卻揭示了更深層次的生態(tài)問題--氣候變化和生存環(huán)境惡化,正迫使野生動物改變原有的生存模式。
我們要與保護工作者共同努力,實踐和應用科學的方法,緩解人獸沖突,減少沖突帶來的危害,保護人類和野生動物共存的家園,唯有尊重生命、和諧共生,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生態(tài)平衡。這不僅是一種挑戰(zhàn),更是每個人都應承擔的責任。
口述|阿誠
整理|佳妮
審核|曾治、迪
排版|kkk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