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及危害
油松松針銹病廣泛分布在遼寧、吉林等省人工林內,1965年,在遼寧省章古臺地區(qū)8~9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內發(fā)病率競達100%,受害林木生長衰弱,松針提早枯萎脫落,主梢生長甚短,連續(xù)3年發(fā)病后常造成病樹枯死的后果。癥狀 松針病初產生淡綠色小斑,后產生黃褐色丘狀突起,常排成一行,這是病原銹菌的性孢子器。春季在丘疹狀的性孢子器的對側,產生由黃白色變?yōu)榻埸S色的皰囊,即病原菌的銹孢子囊。囊破后,散出黃色粉狀的銹孢子,最終只剩下銹孢子囊的包被,白色膜狀。待包被失去后,松針常常枯萎變黃褐色并早落,偶遇春旱時,病情雖然發(fā)展緩慢,但病樹新梢生長受阻,2~3年后病株死亡。
病原
本病是由黃檗鞘銹菌(Coleosporium phellodendri Komar.)引起的,該菌是具長循環(huán)生活史的轉主寄生菌,性孢子及銹孢子階段產生在油松上,夏孢型銹孢子及冬孢子產生在黃檗葉背面。 性孢子器呈覆碗狀,生于松針表皮下,性孢子球形,甚小,成熟后?;煲悦垡阂缰了舍槺砻嫔?。 銹孢子球形,長橢圓形或近菱形,單胞,黃色,串生在春孢子囊中。表面有疣狀突起,孢子25.4~55μm×21.8~29μm,壁厚7~11μm。銹孢子囊包被系由長棱形細胞構成。 夏孢型銹孢子堆生在黃檗葉背面,呈桔黃色皰狀,孢子串生,單個球形至卵形,表面多疣,22~29μm×18.2~21.8μm。冬孢子堆也生于葉背,桔紅色有光澤皰狀。冬孢子圓柱形,頂端直徑略大且平截,頂壁厚10.8~18.2μm,萌發(fā)時冬孢子產生橫隔呈四胞,各生一長柄,其頂端生擔孢子。擔孢子球形,淺黃色,4~7μm,伸向葉表。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冬孢子于當年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成熟萌發(fā)。產生的擔孢子積留于葉面上呈白色,靠風雨分散傳播。遇油松松針時,萌發(fā)產生的芽管便由氣孔侵入并增殖。少數(shù)病松針上可見少量子器,后隨松針越冬。至第二年春,4月下旬開始生出大量的性孢子器,5月開始出現(xiàn)銹孢子囊。6月上旬銹孢子飛散侵染黃檗,經(jīng)幾次再侵染后,形成冬孢子堆。 4~10年生油松易病且重,大樹上有時也發(fā)病但較輕。樹冠下部松針病重,向上漸輕。與黃檗混交或臨近時病重,二樹種距離超過2km時病極輕。7~8月份細雨連綿時,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與擴大蔓延。生在砂丘上和土壤瘠薄地塊上的黃檗長勢不佳,易生病,病后生長更弱。防治措施 不造二針松與黃檗的混交林,隔行混交林尤其不佳,應及早伐去黃檗??蔂I造兩樹種的塊狀混交林,但兩樹種的迎風邊行應植其它樹種1~5行?;瘜W防治可選藥劑為1:1:170波爾多液,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敵銹鈉1:200倍液,粉銹寧1:800倍液,退菌特1:500倍液。每15日噴一次共1~3次。8月中、下旬向油松上噴射,6月下旬向黃檗葉上噴射,防止侵染。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