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我夏天什么事情才是最爽、最痛快的,我一定會回答:荔枝自由。沒有吃上荔枝的夏天是沒有靈魂的,這一點可是有好幾位貢獻出多篇全文背誦的古代大文豪蓋戳認證的。
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無患子科荔枝屬的植物,可以算得上是我國嶺南地區(qū)水果的代表。我們現(xiàn)在食用的荔枝是由生長于我國南方的野生荔枝樹馴化而來的。
海南的野生荔枝樹。圖片:Anna Frodesiak / wikimedia
荔枝花。圖片:B.navez / wikimedia
根據(jù)文字記錄來追溯我國荔枝種植史的話,可以一直往前推到西漢時期。辭賦家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的“隱夫薁[yù]棣[dì] ,答遝[tà] 離支”一句中的“離支”,便是荔枝的別稱。
更為人們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到唐代杜牧的《過華清宮》中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以及宋代大吃貨蘇軾的《惠州一絕/食荔枝》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兩句了。
身披盔甲?其實是篩子
描寫荔枝的文字還有很多很多,不過不同時代的文學家們在創(chuàng)作這些詞句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描寫了荔枝的一個特點:好吃,但可能是所有水果中最不好保存的一種。關于這點,被后人引用最多的一句描述便出自《本草綱目》:
按白居易云: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三日味變。則離支之名,又或取此義也。
這句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荔枝的變質是多么迅速??墒牵笾ν饷娌皇怯袑哟檀痰臍好??怎么會那么容易就“變心”了呢?這就真要好好解釋解釋了。
荔枝雖然看起來長著一層“殼”,但實際上那只是一層稍微硬一點的“皮”而已。這一層皮上的角質層分布不連續(xù),結構上疏松多孔,使得“果皮”本身和里面包裹著的“果肉”中含有的水分很容易通過這些孔洞散失。
看起來是盔甲,其實是篩子。圖片:aleksandra85foto / pixabay
這就直接導致了兩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第一,荔枝殼在失水的情況下,其中含有的大量氧化酶會暴露于空氣中,活性迅速提高。然后這些氧化酶又會與花色素苷發(fā)生反應,形成一種黑褐色的化合物,使得荔枝殼誘人的鮮紅色變成難看的褐色。只要開始失水,這一系列變化就會迅速而不可逆發(fā)生。
此外,荔枝殼(果皮)本身和荔枝肉(假種皮)之間是完全分離的。這就意味著,荔枝殼沒有辦法從多汁的果肉中得到水分補充,延緩黃褐斑褐變的形成。
所以,在不采取措施的情況下,24小時內(nèi)的荔枝就會變成一坨黑球球——這就是“一日色變”的由來。
哪怕有現(xiàn)代社會的各種保鮮手段加持,放在冰箱中的荔枝幾天后也會變成難看的褐色。圖片:maxpixe
第二,荔枝的可食用部分(假種皮)超過80%是水,充足飽滿的水分正是荔枝的美味所在,失水會導致荔枝的口感變得非常差;加之充滿孔洞的殼無法有效地隔絕空氣中的各種微生物,而高含水量、高糖的果肉本身也是天然的“細菌培養(yǎng)基”,所以荔枝的果肉本身也極其容易變質,發(fā)酸、發(fā)澀、發(fā)酒味幾乎是說來就來。而這,也就是所謂“三日味變”的原因了。
厚厚的白色可食用部分,并不是果肉,而是假種皮。圖片:sannse / wikimedia
所以,為了防止荔枝的顏色和味道變得不盡人意,現(xiàn)(chī)代(huò)人(men)采取了很多方法來延緩荔枝的水分散失和褐變反應。最簡單的措施就是:保濕、降溫、隔絕空氣——以及盡可能地縮短荔枝運輸時間。
如果這都趕不及的話,那就只能忍痛把荔枝的殼剝掉,做成只得其形,不得其味的糖水荔枝罐頭了。
甜到齁,吃多了卻低血糖
由于荔枝既好吃又難保存,一年之中能吃到好吃荔枝的時間極其短暫,所以有不少人會趁著難得吃荔枝的機會放開了大吃特吃。不過在盛產(chǎn)荔枝的廣東地區(qū),“一個荔枝三把火”這句話,常被人們掛在嘴邊,奉勸大家在食用荔枝絕對不能貪心。
雖然吃完荔枝之后感到口干舌燥的“上火感”,其實很可能只是因為荔枝的甜度比較高,吃多了容易齁著而已,“上火”什么的其實沒啥科學依據(jù);可是荔枝不能多吃這件事情卻是實實在在必須提醒注意的——因為荔枝吃多了,是會患上“荔枝病”的,嚴重起來甚至有可能致死。
今年6月以來,印度東部比哈爾邦有超過百名兒童因為大量進食荔枝造成低血糖,繼而誘發(fā)急性腦炎死亡。這些兒童平時長期營養(yǎng)不良,大量吃荔枝后造成的低血糖反應會更嚴重。圖片:maxpixe\
說到這個“荔枝病”,聽起來又是一個挺不可思議的事情:荔枝病的其實是過量食用荔枝而引發(fā)的急性低血糖。是的沒錯,甜到齁死人的荔枝,吃多了會導致低血糖。
這其實是因為荔枝本身帶有微弱的毒性。除了大量的水分和糖(果糖)之外,荔枝的果肉(特別是未成熟的荔枝)中還含有次甘氨酸A和α-亞甲環(huán)丙基甘胺酸。這兩種物質進入人體之后會影響甚至阻斷人體代謝的糖異生過程。
我們來復習一下大學生化課上的糖異生過程,點擊可查看大圖。圖片:AngelHerraez / wikimedia
糖異生是我們的身體將非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維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代謝過程。當糖異生過程被阻斷的時候,我們血液內(nèi)的葡萄糖來源就會大幅減少,從而引起低血糖反應。與此同時,為荔枝帶來甜味的果糖并不能像葡萄糖那樣被我們的身體直接吸收利用,提升血糖的效率比較低,但荔枝本身的甜味又會讓人產(chǎn)生“我已經(jīng)在攝入糖分”的錯覺,從而忽視了身體因為血糖不足而發(fā)出的一些警告信號,比如嘔吐感、頭暈、心慌等。
荔枝好吃,不能貪多。圖片:wikimedia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請務必注意:千萬不要空腹吃荔枝當飯,也千萬不要一口氣吃太多的荔枝。搞不好,那是會出人命的……
品種接力,填滿整個夏天
不過嘛,荔枝雖然不能多吃,但是我們可以變著法子多吃幾次??!
光是鮮荔枝,我們就可以從最早熟的“三月紅”一直吃到“糯米糍”退市為止。不同品種的荔枝除了外觀上有細微的差別之外,口感上的差異也是比較明顯的。
比較有名的荔枝品種包括了:皮色帶綠味中帶酸的妃子笑(因為楊貴妃的典故而得名);肉質飽滿味道清甜的糯米糍(因為果肉長得像糯米糍而得名);帶有清新香氣的桂味(因為聞起來像桂花香而得名);至于獨剩一株,即便熟透了果實尖端也帶著翠綠的顏色,因每年都要被拿出來拍賣而享負盛名的“荔枝王”掛綠……抱歉我實在是吃不起……
荔枝品種妃子笑和海南荔枝王(不是掛綠)的大小比較。圖片:球藻
除了直接吃鮮的,酸甜多汁的荔枝還非常適宜入菜。比如說:
把大蝦肉剁碎摔打成膠之后,釀(塞)入去核的荔枝肉當中,裹上一層蓬松的炸粉炸至金黃,便成了酸甜可口的荔枝蝦球;
又或者用少許生抽和荔枝的汁水將雞肉腌制一小會,切成小塊入鍋煎炒,再加入鮮荔枝勾芡而成的荔枝雞柳;
再簡單一點,直接把鮮荔枝去核之后塞到冰箱的速凍格之中,凍成“雪芭”之后拿叉子挖著一口一個,比起吃雪糕冰棍可是要爽得多了;
吃不完的,還可以用攪拌機打成冰沙,加點蘇打水又是一杯消暑好飲品;
此外,將新鮮的荔枝在通風處曬干還可以制成荔枝干。干制后的荔枝肉質會變得軟糯,別有一番獨特的風味。
將馬蘇里拉芝士塞到去核荔枝中,裹上面包糠后油炸做成的爆漿荔枝球。圖片:鬼蜀美食 / 豆果美食
嗯,饞了……趁著這夜深人靜之際,我去把冰箱里的荔枝吃了吧……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