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十分生動,打破了我對思政課的刻板印象”“既深入介紹歷史過程,也引導我們理解當下社會現(xiàn)實”……2024年秋季學期“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結束后,我和教研室老師們收到許多學生評語,同學們表示收獲良多。近年來,我們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努力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
授課先備課,備課先“備學生”。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專業(yè)背景、知識結構,合理安排教學。如,給英語專業(yè)學生授課時,引用、分析一些全英文的史料;面對工科學生,以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切入,分析建筑史、城市發(fā)展史和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才能提升教學效果。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教學中,我們注重“以理服人”與“以情感人”相結合。一方面,把授課內容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基礎之上,努力做到“以理服人”,讓學生從歷史中獲得知識信息的增量,并在理論和邏輯層面感到信服。另一方面,努力打造互動式、沉浸式的情境,通過展示大量原始資料,讓歷史“說話”,讓故事“講道理”,努力做到“以情感人”。
此外,為了避免理論與現(xiàn)實脫節(jié),還應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延安,浸潤于革命老區(qū)的紅色精神;在深圳,感悟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我們鼓勵學生以團隊形式開展探索式自主學習,并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歷史現(xiàn)場教學。
思政課上豐富的史料、精心的講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而豐富的實踐經歷,則教育引導學生把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未來,我們將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作者為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本報記者吳月整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