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花甲鄉(xiāng),有一個寧靜的村莊——木垢村。曾經,這里產業(yè)基礎薄弱,大量土地閑置,村民們?yōu)榱松嫾娂娡獬龃蚬?,留下老人孩子獨守家園。如今,這片土地卻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閑置地搖身一變生出好 “錢” 景。
“以前出去打工,顧不上家。現在村里有了甘蔗產業(yè),在村里干活,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泵撠殤酎S國永站在自家甘蔗地旁,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的話語,道出了許多村民的心聲。曾經,外出務工的艱辛讓家庭分離,而如今甘蔗產業(yè)的興起,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穩(wěn)定增收。
近年來,木垢村為了破解發(fā)展難題,依托當地日照充足、土壤質優(yōu)等自然條件,把目光投向了甘蔗產業(yè)。為了讓這一產業(y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村里堅持黨員示范帶動。走進田間,便能看到黨員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將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引入,手把手教村民科學選種、合理密植、精準施肥。龍桑村小組長楊國祥,就是甘蔗種植大戶中的典型代表。他和老伴在家照顧孫子上學,這些年主要靠種甘蔗收入。“今年是我種甘蔗的第六個年頭,今年又新植了150多畝?!睏顕橐贿叢榭锤收岬纳L情況,一邊笑著說。在他的示范帶動下,附近的村民不僅拿到了土地流轉的租金,還能在甘蔗種植基地打工賺取薪金。
甘蔗要高產,選種是關鍵?!敖衲晡覀兺茝V的‘081609 號’抗病性強、糖分高,對于想種又沒有技術的群眾,我們都會手把手教?!蹦竟复妩h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汪傳平介紹道。目前,全村培養(yǎng)出了10多名致富能手、20余戶種植大戶,其中種植面積200畝以上的就有5戶。這些大戶為群眾提供了大量的務工崗位,成為產業(yè)發(fā)展的有力支撐。在 2024/2025榨季甘蔗單畝產量評比中,木垢根恩山片區(qū)種植甘蔗的王天能戶單畝產量達11.58噸,位居全縣第一。如今,全村已有100余戶農戶投身甘蔗種植,預計今年新植面積達1700余畝,全村種植面積可達3200余畝。
為了進一步提升甘蔗產業(yè)的效益,木垢村積極引入科技力量。在田間,一架無人機嗡嗡作響,正在進行病蟲害防治作業(yè)。蔗管員陸文龍說:“以前,在甘蔗病蟲害防治上,都是靠人力噴灑,一個人一天能噴灑4畝左右。現在使用無人機后,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量,并且能夠將農藥均勻地灑落在甘蔗上?!辈粌H如此,機械裝車等舉措也在砍收環(huán)節(jié)大大提高了效率。
針對村里大量土地閑置的問題,村黨總支積極行動。聚焦根恩山周邊連片土地,通過鄉(xiāng)、村、組三級緊密協(xié)作,與農戶簽訂代耕代管協(xié)議,將撂荒土地集中起來進行規(guī)?;洜I。引入3家公司流轉土地1000余畝用于甘蔗種植,并以甘蔗進廠量的 2%作為村集體經濟的收入來源。在甘蔗種植過程中,村黨組織充分發(fā)揮幫扶帶動作用,優(yōu)先安排脫貧戶、監(jiān)測戶到甘蔗種植基地務工。共組織300余人次參與甘蔗的種植與砍運工作,人均務工收入增加7000余元,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è)。去年以來,木垢村甘蔗產業(yè)集體經濟增收 2.8萬元,真正讓閑置土地“轉”出了美好“錢”景。
如今,走進木垢村,映入眼簾的是成片翻整一新、蓋上白膜的新植甘蔗地。待到八九月,這里將滿山盡是蒼翠蔗林?!跋乱徊剑竟复鍖⒗^續(xù)深耕土地資源,通過標準化、科學化種植手段推動甘蔗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讓‘小甘蔗’挑起‘大擔子’,鼓起群眾腰包,撬動幸福生活,助推鄉(xiāng)村振興?!蓖魝髌叫判臐M滿地說。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