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發(fā)現(xiàn)番荔枝科鷹爪屬植物新種——云南紅花鷹爪(Artabotrys rubriflorus)。
文山州林業(yè)和草原局、麻栗坡縣林業(yè)和草原局和麻栗坡縣老君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護分局工作人員在麻栗坡縣一次常規(guī)調查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番荔枝科鷹爪屬植物,花朵呈紅色。隨后,廈門大學侯學良團隊劉韻倩碩士前往麻栗坡收集并研究這一物種。通過形態(tài)學觀察、分子分析,確認該植物屬于番荔枝科鷹爪屬植物,為番荔枝科鷹爪屬的一個新物種并命名。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發(fā)布在《北歐植物學雜志》。
番荔枝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廣泛分布于熱帶地區(qū),包含約110個屬和2400種。鷹爪屬植物大多是攀緣灌木或木質藤本,以彎曲且持久的木質花梗為特征,這些花梗作為攀附的鉤子。在中國南方有九種分布。
云南紅花鷹爪為木質藤本,長達8米。嫩枝綠色,直徑1-2毫米,無毛或稀疏被黃色貼伏毛,長0.1-0.2毫米;老枝褐色,直徑2-4毫米,近無毛。葉柄長2.0-5.0 × 1.0-1.5毫米,前面有溝槽,無毛或極稀疏被毛。葉片互生,紙質或薄革質;葉片表面即使在干燥時也光滑,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7.0-14.0厘米,寬3.0-4.5厘米,上面微小腺點狀;葉尖漸尖,長0.5-1.5厘米;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除下面中脈被黃色貼伏毛外,其余無毛;側脈每邊8-11條,與中脈形成(20°)30°—40°(50°)的角度,向上彎曲形成環(huán)狀脈,節(jié)點長6-8毫米,有時分支形成次級環(huán)狀脈,兩面均隆起?;ㄐ蛉~對生,1-2朵花;花梗反曲,鉤狀,圓柱形或略扁平,無毛或極稀疏被毛,長8-12毫米;分枝點1朵花;頂端1朵花或無;花梗長0.7-1.0厘米,綠色轉紅色,近無毛,向上增粗,中部約2毫米。花萼3片,最初綠色,然后從邊緣到中心逐漸變紅,近無毛,覆瓦狀,基部聯(lián)合,寬三角形,肉質,長6-7毫米,寬7-8毫米,頂端急尖。花瓣6片,兩輪,覆瓦狀,肉質,微向內彎曲,外面被黃色柔毛,從基部向上逐漸變稀疏,內面更稀疏。外輪花瓣卵形至狹卵形,長25毫米,寬10毫米;內輪花瓣狹卵形至長圓形,長20毫米,寬5毫米,頂端急尖,基部凹陷;凹陷區(qū)上緣增厚如領口,尤其是內輪花瓣,聚集在上方形成圓頂狀結構。雄蕊多數,緊密,短棒狀,長1.8毫米,寬1.0毫米;花藥頭狀,紅色,被黃色柔毛;雄蕊連接體頂端圓形。心皮7-9個,比雄蕊長;柱頭圓柱形;子房狹卵形或錐形;每心皮有2個胚珠。果實漿果狀;果時花梗長6-10毫米,寬2毫米;果梗兩端逐漸增粗,(8)10-12毫米,寬2毫米;果托球形,直徑4毫米,基部密被黃色柔毛,向上漸稀疏。單果通常每果4個,綠色轉黃色,橢圓形,長4-5厘米,寬2厘米,無毛,頂端鈍,通常傾斜,基部漸狹成短柄;果柄長約5毫米,基部直徑6毫米;果皮內外均密布微小突起。種子每單果1-2顆,褐色,長2.6厘米,寬1.2厘米。在4月至7月開花,11月結果。
該物種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豐富了云南省植物多樣性本底資料,也為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地區(qū)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基礎依據。
(供稿:李玉文、周賢勇)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