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播放,日本在线国产,韩国中文全部三级伦在线观看中文,国产麻豆精品视频,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久久香蕉综合精品国产,免费99视频有精品视频高清

林草網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 正文 站內導航

中國滅絕與再發(fā)現植物之——高山眼子菜(154)

媒體:原創(chuàng)  作者:寶哥兒
專業(yè)號:寶哥兒 2025/3/29 8:13:33

湖中的神秘之花:高山眼子菜

(地區(qū)絕滅RE)

高山眼子菜(Potamogeton alpinus Balb.)

為眼子菜科眼子菜屬多年生淡水植物,產于中國新疆、黑龍江,阿富汗、印度、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緬甸、巴基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以及歐洲、北美洲也有分布,生長于湖泊、池塘、沼澤等弱堿性水中。該種于1804年發(fā)表,后選模式采自意大利,盡管該種在歐亞大陸廣泛分布,但在中國境內相關記錄較少,最早記錄可能為 1956 年采自新疆的標本,此后 1984 年在內蒙古也有采集記錄。由于原有采集點生境大都遭到破壞,此后相關專家多次考察均未見野外活體,因此 2013 年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評估為地區(qū)絕滅等級(RE)。另有研究認為,該種可能與異葉眼子菜(Potamogeton heterophyllus Schreb.)為同一物種。

圖片

高山眼子菜 Potamogeton alpinus Balb.

1.植株一段,2.花側面觀,3. 花頂面觀,4. 果實。

【根據靜生生物調查所植物標本室,標本號 26868,孫英寶繪圖】

形態(tài)特征

植株通常帶有淡紅色,尤其是干燥時更為明顯。根莖纖細。莖圓柱狀,直徑 1.5~2 毫米,不分枝,但有時具水平匍匐莖。葉異形;托葉腋生,回旋,草質,稍叢生,長 12~35 毫米。沉水葉無柄,葉片披針形到線狀披針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 5~38厘米,寬 0.7~3.3 厘米,9~19 脈,葉片細胞中空接有寬闊的薄腔,基部楔形,邊緣全緣,先端鈍。浮水葉具葉柄;葉片橢圓形到寬披針形,長 4~9 厘米,寬8~25 毫米,革質或近皮,5~7(~13)脈,基部楔形到狹楔形,邊緣全緣,先端鈍。穗狀花序圓柱形,長 6~15 厘米,花較密集;花序梗比莖粗。心皮4。果實倒卵形,長2.6~3.7 毫米,背面龍骨稍尖,具短喙。

發(fā)現之旅:從北歐極地到塞外冰湖

高山眼子菜生活在寒溫帶水域。其沉水葉狹窄,搖曳在幽深的水下 , 浮水葉暗綠如毯,覆蓋在水霧升騰的湖面。開花時節(jié),根根白色的花序伸出水面,授粉后又悄然沉入水中,給水面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氣氛。 1804 年,意大利植物學家喬瓦尼·巴蒂斯塔·巴爾比斯(Giovanni Battista Balbis,1765-11-17~1831-2-3)正式發(fā)表高山眼子菜。

1984年,中國植物學者郭友好進入內蒙古興安盟伊爾施,在海拔 840 米的哈拉哈河河邊小池中,采集到高山眼子菜的標本,當時將其命名為無柄竹葉眼子菜。1994 年,植物學者于丹又在大興安嶺發(fā)現了高山眼子菜的新分布。

圖片

高山眼子菜標本(引自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1996年,于丹在“中國東北水生植物區(qū)劃”中將高山眼子菜等分布區(qū)劃為黑龍江水生植物區(qū),隸屬泛北極植物區(qū)。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中收藏了 25 份高山眼子菜標本樣品,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北海道南部采集,最晚于1989年在瑞典采集。

圖片

毛柄水毛茛 Batrachium trichophyllum

(引自網絡)

圖片

金魚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引自網絡)

目前,認為其分布可達中國東北、新疆、云南、西藏等省、區(qū),日本、中亞、歐洲、北美等其他北溫帶地區(qū)也有分布。高山眼子菜喜微堿性水體環(huán)境,作為一個地區(qū)絕滅物種,相關研究在中國國內報道極少。國外學者就高山眼子菜對高濃度氯化鈉(NaCl)水平的耐受生理響應進行了相關研究,發(fā)現高山眼子菜凈呼吸速率隨水體氯化鈉濃度的升高而降低,其異檸檬酸脫氫酶(ICDH)和谷氨酸脫氫酶(GDH)的活性隨處理時間的增加和氯化鈉濃度升高而顯著降低;在銅、鐵、鎳、鋅、錳等重金屬脅迫下,相較于同水體條件下生長的毛柄水毛茛[Batrachium trichophyllum (Chaix) Bosch]、金魚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等植物,高山眼子菜相關抗氧化酶活性較低,重金屬吸附能力較弱。可以檢索到的國內關于高山眼子菜原分布地水體污染相關的信息較少,鑒于國外對高山眼子菜的相關研究,水體富營養(yǎng)化等污染是高山眼子菜在中國境內地區(qū)絕滅(RE)的可能原因之一。

研究名人:建設水下草原的植物學者于丹

圖片

于丹教授(引自網絡)

武漢大學教授于丹是中國著名的水生植物及湖泊生態(tài)專家,他首次在東北地區(qū)發(fā)現了高山眼子菜。1992 年,于丹從東北林業(yè)大學博士畢業(yè),進入武漢大學進行水生植物生態(tài)研究。他選中長江中下游的梁子湖作為試驗點,嘗試過種植水草修復湖泊生態(tài)。最初,由于水體污染嚴重、透光率差,水草成活率很低。于丹請教陳宜瑜院士,發(fā)現了先將水草種植在吊籃里,長到一定年限后再沉入水中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圖片

于丹教授在梁子湖工作中(引自網絡)

梁子湖多次受到洪水影響。一次洪水過后,所有沉水植物、大多數挺水植物、上百噸魚、蟹死亡,腐爛的尸體將水質污染。面對此景,于丹不免傷心落淚,經過多次實驗,他通過種植水草,重新建立起“水下草原”。于丹在梁子湖堅守了23年,每年駐島超過 300 天,18個春節(jié)在島上度過,終于建起 20 萬畝的水生植被,形成了由沉水植物組成的“水下草原”。其強大的凈化能力使水質常年達到二類,局部達到一類,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淡水桃花水母在此大面積出現。

2001年,浙江臺州的水源地長潭湖連續(xù)三年暴發(fā)藍藻水華,當地有關部門向于丹求援。于丹免費提供數噸水草,在湖底種下了“萬畝草場”,此后該湖未再發(fā)生過藍藻水華事件。數十年間,于丹教授帶領研究生走遍全國調查水草資源,高山眼子菜的東北分布由此得以發(fā)現,其生態(tài)價值與應用潛力也值得深入研究。

所屬類群:令人歡喜令人愁的眼子菜屬植物

圖片

眼子菜 Potamogeton distinctus

(引自陳寶聯繪圖)

中國約有眼子菜屬(Potamogeton)植物 20 種,遍布全國。它們有“多重身份”:有的是侵害農田的雜草、有的是肥壯牲畜的飼料,還有的是守護湖泊的凈化植物。本屬代表性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常以寬平結實的葉片覆蓋水面,在各地都有生動的別名,如“水案板”“水上漂”“水板凳”“鴨子草”等。

圖片

微齒眼子菜 Potamogeton maackianus

(引自陳寶聯繪圖)

圖片

竹葉眼子菜 Potamogeton wrightii

(引自陳寶聯繪圖)

圖片

穿葉眼子菜 Potamogeton perfoliatus

(引自陳寶聯繪圖)

圖片

浮葉眼子菜 Potamogeton natans (引自陳寶聯繪圖)

眼子菜以根莖和種子迅猛繁殖,習性強健,是水田中的惡性雜草。它常在冷浸田、冬水田中滋生繁殖,可使水稻減產 30% 以上。目前多以藥劑進行防治。大多數眼子菜屬植物無害,且對湖泊水域污染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微齒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 Benn.)、竹葉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等能指示有機物污染水域;穿葉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 L.)和浮葉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 L.)等可指示水域酸堿性等。

圖片

高山眼子菜 Potamogeton alpinus (孫英寶繪圖)

閱讀 112
省份 融媒體指數 融媒體系數
平均數 1


Loading...
我也說兩句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